
-
26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支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市住建局扶持骨干企业不少于5家,各县(市)区、开发区〔以下称县(区)〕扶持骨干企业不少于3家。建立重点企业工作对接机制,市、县(区)住建局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一企一议”研究企业发展重大问题,帮扶指导企业发展。 2.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支持我市建筑业企业
-
21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全面推行环评一网通办。充分发挥“吉林省环评审批业务系统”和“吉事办”双系统对接优势,做好环评审批事项受理、公示、审批、公告等法定流程的无缝街接,指导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在网络下载电子文书,根据企业需求第一时间完成环评审批业务,并实现互联网报批和审批进展实时查询。 2.积极开展容缺容错审批。进一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公安局篇市公安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推行户籍类证照“一日办”。民营企业从业人员除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需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外,省内人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均可在全省任一户籍窗口申请办理。申请办理的证件一律“当天受理、当天制证、当天出库”。证件出库后,将在24—48小时内送达受理单位或办证个人指定地点。责任机构(处室):户政管理支队;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民政局篇市民政局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领办、创办“非营利性”或“公益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主动上门跟踪服务,压缩行政审批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为20个工作日。 2.搭建服务民营企业资源平台。根据企业技术、人才实际需求,遴选优秀专业对口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司法局市司法局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围绕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简化工作流程,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规定,保证5日内立案60日内审结,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邮寄送达,便企便民,减少申请人跑腿次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责任机构(处室):行政复议处〕 2.推行调解、化解矛盾。有效节约企业维权成本,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财政局篇市财政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01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1.奖励贡献突出服务业企业。对新晋统计平台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经营主体给予1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被评为省级、市级优秀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从工业、农业、商贸业中剥离出来的规模以上服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为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为22万元,合计贷款额度不超220万元。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由经办银行根据中小微企业实际招用符合条件的人数合理确定,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
20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PART.1 加强民营经济的用地保障力度 1.保障民营企业冰雪运动项目用地。对民营企业投资的非营利性的冰雪运动项目专业比赛和专业训练场(馆)及配套设施,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协议方式供地。 2.促进民营企业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对民营企业投资的选址在
-
14 2023-06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1.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对首次纳入规模工业企业库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 2.加强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每年分批次组织
-
09 2023-0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吉政办发〔2023〕1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省培育
-
10 2023-02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吉政发〔2023〕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 部门、单位: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第一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家推进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 手。以长春市汽车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
-
07 2023-02《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2月 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刘永军,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王旭,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晶,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蓝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军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
-
31 2023-01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吉林省人 民 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吉政发〔2023〕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 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汽车产 业是吉林省第一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家推进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长春市汽车集群获评
-
16 2023-01四问+一图,读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近日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为便于理解和贯彻实施《若干措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若干措施》出台的目的是什么? 《若干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 难和结构升级难题,出台相关举措,进一步
-
16 2023-01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 力若干措施》导读 为深入贯彻 党 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共提出强化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 、加大对中小微企
-
07 2022-12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22〕38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 门、单位: 《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07 2022-12图解《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文章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
27 2022-10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 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
25 2022-10六部门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 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 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若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的决策部署,明确了当前
-
25 2022-10《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附解读)导读 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知识 产权创造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提升助企惠企实效;加大协同推进力度 ,确保措施落地见效等五方面十六条具体举措,以深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