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通知公告 —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省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情况的通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省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3-04-19


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度全省就业创业工作

目标责任制考评情况的通报

吉政函〔2023〕1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按照省政府部署,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22年全省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了考评,现将考评情况通报如下:


     一、就业创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聚焦援企业、稳岗位、促就业、防失业,以超常规力度狠抓各项政策高效落地,深入推进“两找一服务”创新提升工程,创造性开展就业创业工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完成。全省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1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7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1%;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建设269个,完成年计划的147%;职业技能培训46.5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222%;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8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30%;青年见习5835人,完成年计划的117%;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99%;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20581人,完成年计划的107%。


     (二)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一是精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各地分别成立高校毕业就业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1311×N”就业服务。全年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2696.1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17974人。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78家,入驻毕业生1065名。二是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通返岗复工直通车,全省“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近5400人。打造成规模劳务品牌80余个,培育劳务经纪人9260人,带动就业3.5万余人。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实现县域内就业132.89万人,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1.26%。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开展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14.81万人次。三是保障困难群体脱贫就业。创建就业帮扶载体221个,带动脱贫人口就业1300余人。实施易地搬迁人口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全省4175名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4170人,就业率近 100%。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521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6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135户,帮助就业1135人,援助率100%。


     (三)各地工作亮点纷呈。长春市实施“安心就业十大行动计划”,成功实现高校毕业生来(留)长1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的“三个一”目标。吉林市实施万名学子“助企兴业”行动,搭建供需双选平台,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和岗位推介活动336场,提供岗位16.3万个次。四平市打造“双辽月嫂”“梨树生猪养殖”“伊通烧鸽”等7个劳务品牌,累计带动2.3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辽源市实施“就业服务基层能力提升计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快办行动”,开办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55场次,通过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办理业务34万余件。通化市与省内52所院校和61户企业建立对接平台,与通化师范学院建立“通师留通就业坊”,强化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白山市印制了《惠企业、促创业、稳就业、保民生政策汇编》,密集开展政策宣讲,落实减负援企稳岗政策,促进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74万户,同比增长4.7%。松原市通过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政策、技能培训、推荐用工信息服务、开发公益岗、创办帮扶车间等多渠道帮扶15957名脱贫劳务力实现就业。白城市在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就业红娘’助您成功就业”专栏,在指尖白城、白城新闻网、白城电视网等平台不间断推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延边州开展“五比五看争标杆”活动,着力构建“1+2+3+N”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440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开展辖区人力资源信息统计,建立信息库,为做好精准就业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成立3个企业用工服务队,深入182家企业开展政策宣讲,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需求。梅河口市突出抓好“秸秆变肉”重点工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肉牛养殖户办理552笔无息贷款共2757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空间萎缩。受三年疫情反复冲击和宏观经济不利影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意愿降低,重点群体就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不足,城镇新增就业放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稳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二)结构性矛盾持续。需求端需要更多高技术技能型人员,但实际供给端劳动力技能较低,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流失现象普遍,尤其是县以下地域对高端技能人才缺乏吸引力,全省就业结构提质转型力度还需加大。


     (三)青年群体就业承压。我省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达到历史新高。青年群体就业观念更趋保守求稳,政策性岗位供给有限。加之缓就业、慢就业倾向增加,使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三、考评结果及应用


     (一)按照综合得分排序,前四名为: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延边州。


     (二)按照指标完成比例排序,单项指标前三名分别为:


     1.城镇新增就业:白山市、白城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辽源市、吉林市、四平市;


     3.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


     4.职业技能培训:长春市、梅河口市、四平市;


     5.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白山市、白城市;


     6.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四平市、吉林市、松原市;


     7.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四平市及白山市、吉林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8.创业培训:辽源市、梅河口市、四平市;


     9.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长春市、白山市;


     10.青年见习:白城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通化市;


     11.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辽源市、白山市、梅河口市;


     12.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白山市、白城市、四平市;


     13.创业致富带头人:长春市、白城市、吉林市。对以上排名靠前的单位予以表扬,


     对考核综合得分排序前四名的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延边州,在2023年度就业补助资金、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分配时,给予一定倾斜。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3年4月3日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