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新闻 — 吉林市: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活企业新活力
吉林市: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活企业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2-11|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吉林市传统企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增上新项目,培养新技术人才,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力促企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日,吉林市某智能硅钢项目被吉林省工信厅认定为“吉林省省级智能工厂”,这是2024年度吉林市唯一一个通过认定的项目。项目涉及多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与自主创新,在物理制造系统的基础上,以统一平台、统一网络、统一标准为原则,充分融合智能感知、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构建数智硅钢的智慧底座。

着眼于生产过程、业务经营和企业决策等核心环节,该智能硅钢项目覆盖八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的工业应用,包含智能在线检测、质量精准追溯、人机协同制造、能效平衡与优化、智能仓储、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生产计划优化、数字基础设施集成,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吉林地区数字化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悉,该智能硅钢项目于2022年8月26日正式开工,在经历了16个月的工程建设及调试后,于2023年12月底陆续投产,完成无取向硅钢全流程生产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填补了吉林省内硅钢产品生产的空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开发了10余个无取向和取向硅钢新产品,实现了高品质无取向硅钢中低牌号热轧卷板、冷硬卷板的规模化批量生产。

传统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吉林化纤在原有基础上集成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立足于突破T800、T1000级高性能指标的关键项目,吉林化纤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干喷湿法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市场。随着该项目有力推进,T700和T800碳纤维的性能指标更加稳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渐开始市场化。如今,国内每生产10台无人机中,有8台的碳纤维材料就来自吉林化纤。

碳纤维复材开发取得新突破,正是源于企业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紧缺人才的碳纤维复材和制品领域,吉林化纤引入5名博士、17名硕士和3个博士团队。通过建立了多层次创新平台,企业不断提效率、添活力、增动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市场应用场景逐渐拓宽,带动碳纤维产业链整体发展。

近年来,吉林市把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行动中,一手抓“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手抓“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吉林市制定了“吉林市2024年深化‘九解一协调’破解技术创新难题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形成需求征集常态化、协同创新集成化、政策支持多元化,助力企业创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