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新闻 — 吉林市未来在这里!这场重要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吉林市未来在这里!这场重要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发布时间:2020-12-18

     12月16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在西关宾馆举行。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市委关于制定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吉林市 在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全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工作的定向引领,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 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重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对事关我市全局的重大任务重大项目作出安排,为我市未来发展谋定发展方向、绘就振兴蓝图。

 

中共 吉林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会场


高举旗帜坚定方向
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


        我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 兴,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科学指引。


        全会指出,要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 发展方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委十 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


        “四六四五”发展战略,第一个“四”即明确旅游文化名城、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创业高地、生态宜居城市“四个定位” ;“六”即发展旅游文化、精细化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六大产业集群”;第二个“四”即建设中心城市北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样板区、西部城乡融合发展 示范区、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南部宜居宜游引领区“四大板块”;“五”即打造“五个县域经济增长极”。


        全会指出,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三项原则,即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促进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双向发力,必须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科学谋定发展目标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路上 实现新突破


        对标中央和省委部署,推动“四六四五”发展战略落实,全会提出,“十四五 ”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对接国家和全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取得实效。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巩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居民收入、社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民主法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显著提升,保障安全发展能力切实增强。


抓牢机遇乘势而 上
在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会提出,推动“四六四五”发展战略落实,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安全和发展,重点落实10项重点发展任务。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激发人 才创新活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创新支撑、平台企业、专业园区、金融服务、市场拉动“五位一体”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产业向集群化中高端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数字吉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扩大内需和开放合作,主动参与国内市场体系培育,有效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增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积极促进对 外开放,有效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充满活 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全力壮大民营经济,全面做优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开发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 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 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


        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 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中心城市发展四大板块,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坚持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持续巩固“创城”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文化供给和增强精神力量相统一。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城。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建设健全高质量教育体 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吉林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夯实党委领导、政府 分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基础,着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十四五”时期吉林市的振兴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齐心合力,攻坚克难,为我市如期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文章来源:江城日报全媒体)